“熔化和凝固”过关检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病人如发热过高,体温超过41℃,持续时间过长会影响人体各组织系统及器官,故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降温除了药物之外,有时还用物理方法。如图所示是某人利用冰袋降温的情形,用冰袋降温利用的是( )
A.冰熔化吸热
B.水凝固放热
C.冰熔化放热
D.水凝固吸热
2.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 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
C. 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 D. 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3.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B. 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C. 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 寒冷的冬天,从人的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
4.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冰雪消融
B.雪松生成
C.露珠生成
D.冰瀑生成
5.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
A. 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 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 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 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6.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 B. 水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放热
C. 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这是熔化现象 D. 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7.在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象,由此图象可以判断( )
A. 甲是晶体,乙、丙是非晶体
B. 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 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D. 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A.
B.
C.
D.
9.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汽化
C. 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 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凝华
10.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 该物质在第10min时已全部熔化 D.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且温度升高
11.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来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
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
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
12.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C.-5℃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会熔化
D.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1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是吸热的是( )
A. 液化、凝固、凝华 B. 熔化、汽化、升华 C. 凝固、汽化、凝华 D. 升华、熔化、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