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章节易错点

2023年4月26日

 

 

 

  •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学生分不清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
  • 实验室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很容易写成米尺。

3.刻度尺的读法,学生很易读错,原因:忘记读估读值

例:

  • 秒表的读法,不知道先读分后读秒。
  • 参照物的选择,利用风向,判定运动方向

例:甲运动状态是       ,乙运动状态是   

  •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说法,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两种,路程--时间。2.速度--时间。
  •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本段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平均速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1  路程中点 V=2 时间中点 V=。
  • 声音的产生,声源的判断,例  管乐器,(空气)弦乐器(弦)
  • 声音在不同介质传播不同,空气中是最慢的。
  • 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的理解。例调节音量,大声讲话是响度,女高音,男低音是音调,不同人唱歌,人模仿歌星唱歌等是音色不同。人模仿其它小动物的声音是音调。
  • 探究声音的特征,利用刻度尺,各种金属线,音叉等,伸出长短不同,音调不同,用力大小不同,距离远近不同,是响度不同,进行判断。
  • 超声波,次声波,声音。1 :在同种介质速度是相同,2:发生体。例大象,地震,龙卷风是次声波。B超,海豚音是超声波。
  • 噪声的阻断方法,有声源处,传播过程,人耳处,是阻断的哪一种途径。
  •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和实际举例,光的传播速度。
  • 光的反射规律的理解和探究过程,纸板的折叠是证明在不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的位置的判断。
  •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作图方法,利用平面镜判断像的大小是由物体决定的。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 光的折射规律和应用,从空气中看水中物体,从水中看空气中物体,画出大致光路图。
  • 光的色散排列光谱,谁的波长短,谁的波长长。
  • 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温度低于0摄氏度怎么读,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不准确的温度计怎么计算。例
  • 掌握三吸三放物态变化的名称,理解熔化﹑沸腾特点,学会霜,雾,露,冰花在内部还是外部的判断。
  • 晶体的熔化图像,找出晶体的熔化特点,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
  • 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点?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 液化:雾、露、雨、白气。 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 知道容易升华七种固体物质。
  • 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光线是实线;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 证明光沿直线传播实例6个,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大小不同。
  • 光的反射规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相同点和不同点。
  • 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平面镜成像作图方法。
  • 光的折射规律,及生活中的应用。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有物距找像的特点,有像的特点找物距和像距。
  • 凸透镜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像儿跟着物体跑,二者移动方向一致的,焦点附近像最大。
  • 利用像的特点,由物距和像距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 天平的使用方法,游码的使用方法。
  • 密度的测量方法(固体,液体)(固体不沉入水中)(如果没有量筒,有水瓶)
  • 密度的计算,三个公式的运用。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 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三要素之间关系。明白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 什么是弹力?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什么是重力?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分别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 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摩擦力的分类,什么是静摩擦?什么是滚动摩擦力?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学会二力平衡的运用。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 对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定律)在生活中的运用,利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惯性作用,可以

说,物体具有惯性,由于惯性。

  •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 物体受平衡力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 反之,做减速运动。
  • 固体压强计算公式,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公式。两个公式互用的条件。固体压强计算公式,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公式。两个公式互用的条件。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 浮力的四种计算公式,应用条件,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 = 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 = 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 F浮=ρg v计算。
  •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利用轮船,潜水艇,飞艇,简易密度计,水箱,木块,冰块等进行计算。
  • 功的计算公式W=FS。有三种情况不做功,1:有力而无距离。2:有距离无力。3:有力有距离,但力和距离成垂直关系。
  • 功率的概念﹑单位及计算方法。联系实际,和功一起,进行综合运算。
  • 简单机械中,动力臂和阻力臂长短不同,分费力杆杠和省力杆杠﹑等臂杆杠。认识生活中各种杆杠,掌握平衡条件,进行计算,另外和浮力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计算,学会滑轮组绳子段数判断方法。如何省力,掌握动﹑定滑轮使用过程中特点。
  • 理解有用功和总功概念,掌握机械效率计算方法,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 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扩散的概念,两种不同的物质(固﹑液﹑气)都可以发生,例:河水和污水,糖和水,固体清新剂和空气。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还与物质性质有关。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与分子之间距离有关。
  • 热量的概念及单位,只能说吸收和放出,温度只能说升高,升高了,升高到及降低,降低了,降低到,内能只能说物体具有内能,含有内能。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但内能一定发生改变。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改变。
  • 内燃机有四个冲程,有火花的是做功冲程。知道汽油机和柴油机结构区别是火花塞和喷油嘴。不同的燃料热值不同,氢气是常见燃料中热值最大的,能量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 电从哪里来,首先明白分子结构,电子的得失(转移),知道摩擦带电原因。验电器的原理,原子核不能移动,电子可以移动,得到电子带负电,元电荷的e=1.6×10-19库伦
  • 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移动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为电流方向。电路图中电器符号表示方法,串并联电路判断方法,利用电流路径进行判断,从正极到负极,拆除法,拆掉之后不影响工作是并联,不能工作是串联,串联电路电流相同。
  • 电源提供电压,电压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照明电压220V,人体安全电压一般不高于36V,干电池1.5V,手机电池3.7V.测电压用电压表,测电流用电流表,区分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并联电压相等。
  • 电阻的概念,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还与温度有关,知道超导体,绝缘体,导体。常见最好绝缘材料是陶瓷。空气是绝缘体。探究电阻大小是采用控制变量法。
  • 记住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使用方法一上一下,以下为主,靠近下面的点,电阻变小,远离下面点,电阻变大。
  • 学会欧姆定律计算,注意推导公式应用。注意用电器电压和电流对应关系,都要采用国际单位。串联电路是等电流分电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三个物理量之间相互计算,知道两个物理量求第三个,学会分析电路图。利用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化,探究动态电路电流和用电器电压变化。
  • 对于故障电路,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有无示数,进行判断,找出故障原因。也可利用导线,电压表进行,找出断路部位。
  • 电能的计算有六个计算公式,W=n/N(KW ∙h) W=UIt W=Pt W=I2Rt W=U2/Rt W=UQ (Q表示电量),注意单位,电能可以转化其他形式能,其他形式能也可转化电能。
  •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器一般都要注明电功率的大小,功率越大,一定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家庭电路电压220V,功率越大,电流越大。
  • 电阻和电功率测量方法相同点,实验方法和步骤相同,电路图和测量数据相同。不同点:原理不同,结论不同。电阻有多种测量方法,对应电路图不同,计算公式不一样(字母表达式不同)。
  • 测量电阻时,如果是定值电阻,测量三次,可以取平均值,目的减小误差,如果是灯泡,测量三次,找出电阻变化原因。测功率,观察在不同电压下发光情况,理解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 记住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Q=I2Rt 区分纯电阻用电器和非纯电阻电器,非纯电阻电器一般是指电动机和电磁类,W=Q+W机械 。纯电阻电器是指发热类,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没有其它形式能出现,W=Q
  • 根据电压220V一定,纯电阻电器电阻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热量也发生变化,分为保温和加热不同的档位,电阻大,功率小(保温),电阻大,为加热状态(功率大),电阻的串并联,出现三档和多档。
  • 安全用电知道家庭电路电流过大原因,保险丝不能用铁丝和铜丝代替。触电方法和采取措施,下雨时紧闭门窗,进入室内,不要站在高大建筑物的下面,不得已时,站在3米开外地方,注意安装避雷针,学会电流方向的判断,(正电荷,电流有尖端到地面)(负电荷,电流有地面流向尖端)
  • 电转化磁,是丹麦奥斯特发现的,理解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实际是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电流变化引起磁场变化,学会右手定则,准确判断N极和S极,电动机和扬声器原理相同,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是由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共同决定,一变的改变,二变不变(磁场和电流方向的改变,引起受力方向的变化)
  • 对于产生的电流是由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和话筒都是这个原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大型发电机是利用旋转磁极方法发电。
  • 电磁波是由于电流的变化产生,电话是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引起电流变化,发射电磁波,接收器接到电磁波,转化电流,电信号转化声信号,电视机是摄像机拍摄图像信号转化电信号,电信号发射电磁波,接收机将电磁波转化电流,电信号再转化为图像信号。
  • 煤﹑石油﹑天燃气为三大常规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可燃冰为新能源,电能,柴油,汽油,航空燃油为二次能源,其余为一次能源,太阳,氢弹为聚变,原子弹为裂变,核能发电为裂变,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为可再生能源。核能﹑三大常规能源等为不可再生。